南沙珠江街道义剪服务队等党员志愿者队伍随时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阿伯,谢谢您免费帮我剪头发!”7岁的轩仔热情地对珠江街道的党员志愿者陈柏祥表示感谢。一到周末,南沙区珠江街道西新社区党群便民服务驿站外的湖边绿道便热闹非凡,聚集在此的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们一边热情地为前来的居民免费理发,一边亲切地与他们拉家常、宣传疫苗接种知识等。这是珠江街道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当中的一个掠影。随着一件件实事落地,一个个“微心愿”被点亮,党群之间也不断强化着温暖的情感连接。
据悉,珠江街道党工委为推行党员回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在辖内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五级基层组织框架,按居民户数划片区,由居住在街道社区的党员成立50个网格党支部,并相应成立党员志愿队、党群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走访活动,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和力所能及的服务,打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 党员志愿者队伍随处可见,链接各方资源点亮“微心愿”
在珠江街道,有这么一支由社工、党员及多方志愿者组成的义剪服务队,他们为邻里提供免费的义剪服务,且有呼必应。他们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行动不便或失能的残障人士和老人。
珠江街道的党员志愿者郭红英向记者回忆道,“对我而言,理发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有些服务对象而言,剪完干净又体面,很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心愿了。” 每到周末,像郭红英这样的义剪志愿者更忙了,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带着一颗关切他人的心,给剪发这件小事赋予了新的意义。
在珠江街道,这样的党员志愿者队伍随处可见,仅西新社区便有6支特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分别是环保卫士志愿队、爱心送餐志愿队、红色宣讲志愿队、阳光快乐志愿队、乐善暖家志愿队、焕然艺新志愿队,分别为居民提供政策、理论宣讲服务,义剪、义诊、慰问探访长者等服务,收集居民的“微心愿”、链接资源为居民实现愿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送餐配送服务,开展画画、歌唱、插花、舞蹈等才艺提升活动。
据悉,珠江街道各基层组织已为居民解决铺砌地砖、安装扶手、义剪义诊、刷墙壁、修地板、安装护栏等“微心愿”133件。
◤ 提升居民休憩环境,废弃仓库“蝶变”便民驿站
西新社区党群便民服务驿站位于珠江文化广场侧后方,整个驿站整洁、宽敞、明亮,但它原来是一处废弃的仓库。
仓库位置较偏僻,原来鲜有人至,常年大门紧闭。今年8月,仓库空间完成装修改造;9月珠江街道西新党员服务驿站在这里试运营;11月正式挂牌启用。整个驿站约160平方米,内设党史学习教育驿站、红色堡垒先锋驿站、便民驿站、青年之家青春驿站、时光驿站、观影区等功能区。在这里,居民能下棋、聊天,驿站还贴心配置了饮水机、自助充电设备、应急药品等。“原来没注意过这个地方,没想到里面别有洞天。这里感觉很舒服,以后有空都能来走走。”揭牌当天,有一对老党员夫妻第一次走进驿站,二人同时感叹道。
珠江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个驿站的选址是考虑到珠江文化广场是平时居民进行娱乐休闲的场所,一到晚上这里的人就会多起来,为把党员服务带到更多居民的身边,便选择改造广场侧后方这间废弃的仓库。值得一提的是,驿站的开放时间持续到晚上9点,周末也向居民开放,且有志愿者站岗。每当夜晚降临,珠江文化广场人群聚集,这间小屋便宛如黑夜中一座温暖明亮的港湾,可供居民前来憩息。
◤ 解决民生关切问题,扩建幼儿园设立社区养老中心
对居住在珠江街道的居民来说,孩子入托、长者养老是他们最关切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便是最大的“办实事”。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珠江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家门口的烦心事,聚焦民生痛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以点对点的行动给出了恳切有效的回应。
近年来,随着南沙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珠江街道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辖内常住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适龄入学入园的儿童也增加不少,因此,街道公办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学位配套等出现了资源紧缺的现象。每年一到幼儿园招生时间,“能入园”成为珠江街道一些居民迫切的愿望。
2021年,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被纳入珠江街道2021年八大民生实事之一。珠江街道通过改扩建珠江街道中心幼儿园、增加文体基础设施等,多渠道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力度。2021年8月,珠江街道中心幼儿园(泰安园区)提前完成改扩建及开园工作,硬件设备等设施进一步健全,共开设21个教学班,提供公办学位约63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学位270个,较好满足珠江街道辖内幼儿入读公办园的需求。
“老有所乐”也是珠江街坊的心声与诉求。“我们夫妻白天要上班,小孩要上学,我父亲一个人在家会觉得孤单。现在好了,有了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家白天在这里和其他老人下下象棋聊聊天,晚上回家跟我们讲讲白天的趣事,老人家开心了,我们也放心了。”西新社区的黎先生谈到社区内的养老服务中心时,仿佛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据悉,截至2020年底,珠江街道在册60岁以上长者有5000多人,约占常住人口的20%,长者在健康养生、精神慰藉、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康复医疗、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2021年5月,集日间托管、临时托养、家政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辅具租赁等服务于一身的珠江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接受专业照料、满足基本日常的需求之外,老人们还可以在该中心设立的书画区、阅览室、按摩区等进行娱乐休闲活动,学习手工制作、健身操、园艺茶艺等。(南沙新区报记者林春萍 通讯员钟依琼、梁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