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手机版
  • 收藏本站
首页> 今日热点 > 正文

南沙核酸采样现场别样风景 海洋科考“国家队”陪你测核酸 古诗“一米线”让排队秒变“诗词大会”

  

南沙海湾社区核酸采样点,广州海洋局志愿者协助开展工作。

南沙街道创新设计古诗“一米线”。

南沙社区文体中心核酸采样点为南沙一中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5月6日至7日,南沙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共采样946405人,结果均为阴性。

  在本轮核酸检测过程中,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的“大国工匠”、教授学者、博士硕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海洋地质一线工作者化身协助社区工作的志愿者,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南沙街道还创新了设计古诗“一米线”,既能提醒居民在排队时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又丰富了市民的古诗词知识。

  海洋科考“国家队”南沙当志愿者

  教授、博士、硕士服务您做核酸

  检查健康码、人员分流、指引扫码……5月7日,南沙海湾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正有序进行,有一群协助社区开展工作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来自广州海洋局,其中不乏“大国工匠”、教授学者、博士硕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海洋地质一线工作者。他们不仅在专业业务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在志愿服务上支持地方疫情防控工作,融入社区融入南沙,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请打开‘粤核酸码2’准备扫码……”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到岗后,首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孟苗苗博士很快进入状态,协助指引居民有序排队并出示核酸码,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研究工作的她平日里很关注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单位号召便早早报名,“大家都很踊跃,我上一次报名没排上,这次也怕抢不到名额!”孟苗苗笑道,与科研相比,协助核酸检测工作需要更多耐力、耐心和细心。有个腿脚不大方便的居民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她发现后迅速引领他们走绿色通道,很快就完成核酸检测,她感慨:“像我服务了半天就已经感觉辛苦,何况是持续工作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他们很值得我们敬佩,这次志愿活动真的很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4月初开始,广州海洋局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员力量,先后选派了5批次共80余名志愿者支援驻地南沙海湾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过了500小时,为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居民疫苗接种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广州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州海洋局党委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志愿者动员组织工作和志愿服务,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和海洋地质一线高高飘扬。

  南沙街道创新设计古诗“一米线”

  排队做核酸低头念古诗

  5月7日,南沙街道开展区域核酸检测。记者在南沙市民广场核酸采样点看到,许多家长和孩子正一边排队,一边一起读古诗词。这是南沙街道继4月底推出“老幼畅行卡”之后的再次创新——核酸检测古诗“一米线”。

  “这个创意点很好,边排队边读一下古诗词,让人觉得挺有意思的,等待的时间也感觉没那么枯燥了。”正在排队的王女士如此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个正在排队等待核酸采样的孩子高兴地说,“这首诗我学过,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记者注意到,在核酸采样的队伍中,原来的一米间隔线变成了一张张长约0.5米的浅蓝色贴纸,每张贴纸上打印着不同的古诗,且仍以一米距离分隔开来,这就是南沙街道创新设计的古诗“一米线”。

  与传统的“一米线”相比,古诗“一米线”宽度明显增加,并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古诗词。这样的“一米线”既能提醒居民在排队时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又方便居民识读,丰富大家的古诗词知识。在排队等待核酸采样的时候,家长和小孩还可以一起阅读,增进亲子互动。

  此外,为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本轮核酸检测中,南沙社区文体中心核酸采样点还为南沙一中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学生们学习、检测两不误。穿着蓝白色校服的学生们一边排队一边看书,构成了文体中心核酸采样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文字:记者谢子亮、武姣姣 见习记者:麦芷铭 通讯员:李婕妤、后雯雯、任影艺 图片:刘伟)

[编辑:曹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