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活动 南沙法院公布相关案例
“镶钻”手表是假货?退一赔三!
更多消费防骗指南
3月15日,2023年南沙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在悠方广场举行。活动由南沙区人民政府、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消费者委员会、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单位主办。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消费者委员会受理消费投诉和举报34949件,全部都已办结。同时,全区强化服务,畅通渠道,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共计50个。
此外,南沙区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几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从消费赔偿、退货退款、教育培训学费退还等多方面讲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案例和知识。
●现场讲授辨别真假货物知识
当天记者看到,现场共设置20多个摊位,各摊位均在醒目位置挂出责任单位名和“3·15”相关宣传海报,为市民答疑解惑。每个摊位前都有不少市民驻足咨询,部分摊点还自带道具讲解知识,吸引市民踊跃参与。
参加活动的各部门围绕今年“提振消费信心”的主题,在现场设置了便民服务点,并且通过电子屏显示与播放、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派发宣传单张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同时,活动现场邀请了法律专业人士到场开展打假维权宣传、现场演示讲解和解答咨询等。盐业、烟草、酒业等单位派出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真假商品并讲授相关辨别知识。
“这次的活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避免买到假货、维护自身的权益,是我非常关注的。”参加活动的南沙市民秦小姐告诉记者。
●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活动当天,各镇街也在各自辖区大型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据统计,当天各部门共接待咨询群众近3000人次,发放消费教育知识、产品质量知识等宣传资料4500多份。
据悉,过去一年,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沙区消委会受理消费投诉和举报34949件,办结34949件,解答群众电话咨询971件,移送南沙区综合执法局10963件,其中“诉转案”3320件。
同时,全区强化服务,畅通渠道,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南沙大力推动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积极开展维权服务站进商圈、进超市等,将消费维权触角广泛延伸;持续推进消费纠纷线上解决,培育行业影响力大、优化消费体验突出的企业为ODR(OnlineDisputeResolution,即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缩减消费者投诉环节,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推动引导消费纠纷就近解决、源头化解,切实打通消费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各商圈、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共计50个。
南沙区人民法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案例一
线上买到问题二手车
庄某通过二手车交易平台购买二手车,购车时质量检测报告显示车辆排除重大事故、水淹火烧情况。提车后,庄某发现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通过查询得知,该车辆曾因暴雨被淹,造成车损。庄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判决结果:双方在二审中达成调解协议,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所有公司向庄某支付相应费用。
案例二
镶钻手表到手发现竟是氧化锆
蒋某向某轩珠宝销售公司的代理商张某转账支付19762元以购买手表,该手表据宣传为镶嵌钻石。后经鉴定,该手表镶嵌物为合成立方氧化锆。蒋某将某轩珠宝销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轩珠宝销售公司退一赔三。
判决结果: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某轩珠宝销售公司支付货款19762元及赔偿款59286元给蒋某。
案例三
婚纱没租成依然要付婚纱清洗费?
钟某、孔某购买了婚纱摄影产品,产品套餐包含了婚礼当天可免租金租用婚纱服务,但需额外收取婚纱清洗费。之后,钟某、孔某因婚礼安排需要取消婚纱预订,因此要求退还清洗费,但被拒绝,遂诉至法院要求返还清洗费200元并赔偿损失600元。
判决结果: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广州某依公司向钟某、孔某返还清洗费;驳回钟某、孔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四
钢管舞课变爵士舞课,能退费吗?
陈某与梁某经营的某丝健身服务部签订协议书,约定服务内容为钢管舞培训。陈某支付服务费后由于新冠疫情、新年放假等原因,机构一直未开课。即将开课前,新店长告知陈某原教学场地的钢管已拆除,只能在此学习爵士舞或转校,陈某予以拒绝。陈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梁某全额退还学费并赔偿损失。
判决结果: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梁某向陈某退还学费并支付利息。
案例五
洗发水未拆封也不能退?
李某在麦某龙广州番禺商场购买洗护用品作为公司年会奖品,后因公司年会取消申请退货。麦某龙公司官网载明:商品仍处于原包装状态并仍可销售的状态下,提供90天内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但李某的退货申请却遭到对方拒绝。
判决结果: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麦某龙公司及麦某龙公司广州番禺商场向李某退还货款。(记者 舒霞 通讯员 冯绮文 王君)